close
  1. 1.增加了厭氧菌藥敏試驗方法、測試的藥物種類、Bacteroides fragilis (脆弱擬桿菌)菌群及Bacteroides fragilis (脆弱擬桿菌)以外厭氧菌對藥敏感受性的百分比表(統計美國三家大型醫院的結果);增加厭氧菌瓊脂稀釋方法及微量肉湯稀釋方法QC菌的MIC範圍。
  2. 2.所有表格黑體字表示前一版發行後的新資料或修正資料。
  3. 3.當檢驗室採用Enterobacteriaceae (腸內菌)新的抗微生物劑分界點標準,增加了一些藥劑的劑量療法以及報告建議。
  4. 4.根據新修正的分界點而提供Enterobacteriaceae (腸內菌)有關頭孢唑啉(cefazolin)的劑量療法。
  5. 5.增加Enterobacteriaceae (腸內菌)的內生性抗藥性表(Intrinsic Resistance)
  6. 6.增加沙門氏菌腸外分離株的氯黴素(chloramphenicol)測試。
  7. 7.當檢驗室採用Pseudomonas aeruginosa (綠膿桿菌)新的分界點標準,增加了一些藥劑的劑量療法以及報告建議。
  8. 8.Pseudomonas aeruginosa (綠膿桿菌)增加了頭孢他啶(ceftazidime)、頭孢吡肟(cefepime)及氨曲南(aztreonam)的劑量療法。
  9. 9.Staphylococcus (葡萄球菌)(1)解釋相關頭孢菌素(cephems)藥物;(2)解釋操作誘發性β-lactamase試驗;(3)增加資料:若從下呼吸道分離的分離株不要報告達托黴素(daptomycin)的結果。
  10. 10.於測試報告B類,增加葡萄球菌之米諾環素(minocycline)的測試。
  11. 11.Enterococcus (腸球菌):增加資料:若從下呼吸道分離的分離株不要報告達托黴素(daptomycin)的結果。
  12. 12.Haemophilus influenzae (流感嗜血桿菌)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 (副流感嗜血桿菌)的分界點標準僅限於此兩菌,不包括其它嗜血桿菌。
  13. 13.β-溶血型鏈球菌(Streptococcus spp.)不需要常規測試青黴素(penicillin)及氨比西林(ampicillin)
  14. 14.β-溶血型鏈球菌(Streptococcus spp.)增加資訊:(1)對青黴素(penicillin)及氨比西林(ampicillin)之非感受性菌株(NS)送至衛生單位實驗室。(2)若從下呼吸道分離的分離株不要報告daptomycin的結果。(3)增加篩檢誘發性克林達黴素(clindamycin)抗藥性的補充表。
  15. 15.N. meningitides (腦膜炎奈瑟氏菌)試標準藥敏試驗測試條件獨立成一欄。
  16. 16.生物恐怖戰劑B. anthracis (炭疽芽孢桿菌)Y. pestis (鼠疫耶爾辛氏菌)B. mallei (鼻疽伯氏菌)B. pseudomallei (類鼻疽伯氏菌)F. tularensis (土拉熱弗朗西絲菌)、霍亂弧菌及Helicobacter pylori (幽門螺桿菌)等之藥敏MIC測定分界點標準移出而獨立成為一冊CLSI M45
  17. 17.其它一些小改變ceftaroline溶劑、DMSO的最後濃度及詞彙增加第三類等。

詳細請參閱蔡文城、蔡岳廷編著的實用臨床微生物診斷學(2011)第十版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蔡文城 博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